型鋼伸縮縫裝置是采用熱軋整體成型的異型鋼材設計的橋梁伸縮縫產品,并進行整體熱鍍鋅處理,是目前國內先進的橋梁伸縮縫隙裝置之一。型鋼伸縮縫主要由型鋼邊梁、錨固鋼筋及橡膠密封條組成,型鋼邊梁與錨鋼筋在工廠焊接在一起,減少了現場安裝的工作量。
GQF-MZL型橋梁伸縮裝置型是由邊梁、中梁、橫梁和連動機構組成的模數式橋梁伸縮縫裝置,適用于伸縮量80mm-1200mm的大中跨度橋梁。
型鋼伸縮縫裝置是采用熱軋整體成型的異型鋼材設計的橋梁伸縮縫產品,并進行整體熱鍍鋅處理,是目前國內先進的橋梁伸縮縫隙裝置之一。型鋼伸縮縫主要由型鋼邊梁、錨固鋼筋及橡膠密封條組成,型鋼邊梁與錨鋼筋在工廠焊接在一起,減少了現場安裝的工作量。
GQF-C型、GQF-Z型、GQF-L型、GQF-F型橋梁伸縮裝置適用于伸縮量80mm以下的橋梁。
TST橋梁伸縮縫也叫無縫伸縮縫粘接料,是一種瀝青填充式橋梁伸縮縫,是七十年代由英國發展起來的一種橋梁伸縮縫。
它的基本作法是將接縫上面一窄條范圍的橋面鋪裝層替換為一種高彈性的特殊瀝青混合料。這條高彈性特種瀝青與石料的混合物可以吸收由于溫度和交通負荷作用產生的橋面板位移,而保證表層不會開裂損壞。 無縫伸縮粘接料能夠同時兼顧高溫和低溫、滲透和粘性這些對立的性能要求,不僅適用于溫度單一地區,而且適用于溫差較大的地區。
特點
彈性恢復力非常高:能適應不斷重復的溫度和荷載位移。
低溫柔性和高溫穩定性都非常好:在-40℃時不會變脆,在80℃時不會流動。因此,能適用于中國所有氣候區。
高溫粘附性好:施工時可與現有路面牢固粘結,常溫一點兒也不粘,冷卻后又不會被粘帶走。
施工方便、靈活:熟練的施工隊伍(8-10人)每天可30延米GTF、TST伸縮縫,而且可在不阻斷交通的情況下半幅施工。
開放交通迅速:無縫伸縮縫粘接料安裝后兩個小時即可開放交通,若噴水加速冷卻,一小時后即可開放交通。
使用壽命長:嚴格按照工藝要求安裝的無縫伸縮縫粘接料,其壽命是一般改性瀝青路面的兩倍左右。
舒適性非常好:無縫伸縮縫粘接料能充分吸收車輛振動沖擊,車輛駛過舒適平穩。
經濟效益好:成本低廉
板式橡膠支座由多層天然橡膠與薄鋼板鑲嵌、粘合、硫化而成的一種橋梁支座產品。該種類型的橡膠支座有足夠的豎向剛度以承受垂直荷載,且能將上部構造的壓力可靠地傳遞給墩臺;有良好的彈性以適應梁端的轉動;有較大的剪切變形以滿足上部構造的水平位移。
高阻尼隔震橡膠支座,即國產高阻隔震橡膠支座按照國標GB20688設計的產品又稱HDR支座,它是在天然橡膠中加入各種配合劑,用來提高橡膠的阻尼性能(增加滯后損失,降低其儲存模量),然后利用這種具有阻尼效果的橡膠制成的與普通橡膠支座結構近似的一種鋼板和橡膠通過熱硫化構成的疊層產品。
產品特點
1.豎向承載力、水平恢復力、阻尼(吸能)三位一體;
2.支座滯回特點(載荷-變形曲線)飽滿、耗能顯著;
3.橡膠配方改進、等效阻尼比可達12%以上;
4.維修管理成本低(無需其他阻尼裝置);
5.大震后殘余變形比較小,無需更換;
6.高阻尼支座表面覆蓋有橡膠保護層,保護內部橡膠不受臭氧、紫外線影響,具有更好的耐老化性,50年等效阻尼比降低不到2%;
7.HDR高阻尼橡膠的溫度依存性較低,廣泛用于不同氣候地區;
8.HDR高阻尼橡膠與天然橡膠一樣擁有比較優越的蠕變性能;
9.環保無污染。
依據現行行業標準,同時參照并滿足歐洲標準及相關行業規范(雙標準、多規范)研發的橋梁標準構件系列產品,通過了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且已上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行業標準,適用于各類公路、市政及軌道交通橋梁。
〖JQZ系列新型球型鋼支座〗通過對優質材料的選用和結構的優化設計,大大提升了支座的承載能力,改善了支座的轉動性能和滑動性能,延長了支座的使用壽命,并且減小了支座的結構尺寸,減輕了重量,降低了成本,同時安裝施工方便、更換維護容易,是一款同時滿足國內外“雙標準、多規范”的新型橋梁構件,屬行業推薦標準系列產品。
盆式橡膠支座(Basin type rubber support)是鋼構件與橡膠組合而成的新型橋梁支座,與同類的其它型號盆式支座和鑄鋼輥軸支座相比,具有承載能力大,水平位移量大、轉動靈活等優點。盆式橡膠支座是由上座板、密封圈、橡膠板、底盆、地腳螺栓和防塵罩等組成的。
水平位移量大、轉動靈活等特點,且重量輕,結構緊湊,構造簡單,建筑高度低,加工制造方便,節省鋼材,降低造價等優點,是適宜于大垮橋梁使用的較理想的支座。支座承載力為31個級別,承載力0.8MN-60MN,能滿足大型橋梁建造的需要。
在標準系列中,固定支座在各方向和單向活動支座非滑移方向的水平承載力均不小于支座堅向承載力的10%??拐鹦椭ё匠休d力不小于支座堅向承載力的20%。加5201硅脂潤滑后,耐寒型活動支座設計摩阻系數最小取0.06。
建筑隔震橡膠支座由多層橡膠和多層鋼板交替疊置組合而成,對應不同建筑、橋梁的要求,隔震橡膠支座可以有不同的疊層結構、制造工藝和配方設計,以滿足所需要的垂直鋼度、側向變形、阻尼、耐久性、傾覆提離等性能要求,并保證具有不少于60年的使用壽命。
鉛芯支座屬于隔震支座。是在普通疊層橡膠支座的中心插入鉛芯,以改善橡膠支座阻尼性能。鉛芯支座除能承受結構物的重力和水平力外,鉛芯產生的滯后阻尼的塑性變形還能吸收能量,并可通過橡膠提供水平恢復力。
構造
由上連接板 上封板、鉛芯、多層橡膠、加勁鋼板 、保護層橡膠、下封板和下連接板組成。多層橡膠、加勁鋼板構成多層橡膠支座承擔建筑物重量和水平位移的功能,鉛芯在多層橡膠支座剪切變形時,靠塑性變形吸收能量,地震后,鉛芯又通過動態恢復與再結晶過程,以及橡膠的剪切拉力的作用,建筑物自動恢復原位。對應不同鉛芯、橋梁的要求,隔震橡膠支座可以有不同的疊層結構、制造工藝和配方設計,以滿足所需要的垂直鋼度、側向變形、阻尼、耐久性、傾覆提離等性能要求。
優點
一、除了本身的隔震力學性能滿足抗震設計及使用要求外,鉛芯隔震橡膠支座還具備耐久性好,抗低周期疲勞性能、抗熱空氣老化、抗臭氧老化、耐酸性、耐水性均較好,其壽命可達60~80年,期間的隔震力學性能不會發生明顯變化,也就是說在60年之內不會影響使用,可見,與建筑物具有同等壽命。
二、具有足夠的水平剛度,保證建筑物的基本周期延長到1.5~3.0秒左右;另外具有足夠豎向承載力,能夠穩定的支承建筑物。
三、具有足夠大的水平變形能力儲備,以確保在強震作用于下不會出現失穩現象。
四、水平剛度受垂直壓縮荷載的影響較小。
五、設計及施工方便。
LNR系列水平力分散型橡膠支座是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及相關行業規范,同時參照歐洲標準研制的橋梁構件系列產品,屬國家專利技術成果,推薦用于7度(0.10g)及以下地震烈度區的各類公路及市政橋梁。該產品是在充分調研多個系列普通板式橡膠支座及使用現狀的基礎上,借鑒了水平力分散的工作原理而開發的新產品,主要解決了普通板式橡膠支座剪切位移小和抗滑能力差,無可靠連接以及質量管控難度大等問題,是常規橋梁工程的新選擇!
產品特點:
具有良好的適應梁體自由伸縮和轉動的能力;
能滿足溫度變化,地震等作用下的較大剪切位移要求,支座整體性能好;
支座與主梁,橋墩有效地連接,各墩協同受力,尤其對于曲線橋梁,水平力分散效果好;
恢復能力強,大位移剪切變形后沒有殘余變形;
蠕變特性良好,性能穩定;
支座表面被橡膠層覆蓋,保護內部橡膠不受臭氧,紫外線等影響,具有更好地耐老化性能;
安裝,養護,維修,更換方便。
粘滯阻尼器:根據流體運動,特別是當流體通過節流孔時會產生黏滯阻力的原理而制成的,是一種與剛度、速度相關型阻尼器。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橋梁、建筑結構抗震改造、工業管道設備抗振、軍工等領域。
傳統的結構抗(振)震是通過增強結構本身的抗(振)震性能(強度、剛度、延性)來抵御地震、風、雪、海嘯等自然災害的。由于自然災害作用強度和特性的不確定性,傳統的抗(振)震方法設計的結構又不具備自我調節能力,因此當地震來臨,往往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黏滯耗能阻尼器的研發和應用,等于給建筑或橋梁裝上了"安全氣囊"。在地震來臨時,阻尼器比較大限度吸收和消耗了地震對建筑結構的沖擊能量,大大緩解了地震對建筑結構造成的沖擊和破壞。
JZN系列黏滯阻尼器,是應用黏性介質和阻尼器結構部件的相互作用產生阻尼力的原理設計、制作的一種被動速度相關型阻尼器。使用的介質為硅油。該介質具有粘溫系數小、低和高溫度下(-50℃~+250℃)性能穩定,抗輻射性能較好。同時它具有優良的電氣絕緣性能和優良的抗臭氧、耐電暈、憎水防潮性能。
防屈曲約束支撐又稱防屈曲支撐或BRB(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產品技術發展于1973年的日本,當時的一批日本學者成功研發了墻板式防屈曲耗能支撐,并對其進行了加入不同無粘結材料的拉壓試驗;1994年北嶺地震后,美國也開始對防屈曲支撐體系進行相應的設計研究和大比例試驗,同時結合理論計算分析了該支撐體系較其他支撐體系的優點。
產品優點:與普通支撐相比,屈曲約束支撐具有以下優點:
折疊承載力與剛度分離
防屈曲支撐的優點是其自身的承載力與剛度的分離。普通支撐因需要考慮其自身的穩定性,使截面和支撐剛度過大,從而導致結構的剛度過大,這就間接地造成地震力過大,形成了不可避免的惡性循環。選用防屈曲支撐,即可避免此類現象,在不增加結構剛度的情況下滿足結構對于承載力的要求。
折疊承載力高
抗震設計中,普通支撐的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折疊延性與滯回性能好
屈曲約束支撐在彈性階段工作時,就如同普通支撐可為結構提供很大的抗側剛度,可用于抵抗小震以及風荷載的作用。屈曲約束支撐在彈塑性階段工作時,變形能力強、滯回性能好,就如同一個性能優良的耗能阻尼器,可用于結構抵御強烈地震作用。
折疊保護主體結構
屈曲約束支撐具有明確的屈服承載力,在大震下可起到"保險絲"的作用,用于保護主體結構在大震下不屈服或者不嚴重破壞,并且大震后,經核查,可以方便地更換損壞的支撐。
折疊減小相鄰構件受力
當支撐為人字形或V字型布置時,由于普通支撐受壓屈曲,受拉與受壓承載力差異可能很大,而普通支撐的截面由受壓承載力控制,但支撐受拉時其內力可達到受拉承載力,故與支撐相鄰構件的內力由支撐受拉承載力控制。如采用屈曲約束支撐,支撐受拉與受壓承載力差異很小,可大大減小與支撐相鄰構件的內力(包括基礎),減小構件截面尺寸,降低結構造價。
摩擦阻尼器作為一種耗能裝置,因其耗能能力強,載荷大小、頻率對其性能影響不大,切構造簡單,取材容易,造價低廉,因而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在控制結構進斷層地震反應和中高層結構地震反應方面有獨特優勢。摩擦阻尼器對機構進行振動控制的機理是:阻尼器在主要結構構件屈服前的預定載荷下產生滑移或變形,依靠摩擦或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同時,由于結構變形后自振周期加長,減小了地震輸入,從而達到降低結構地震反應的目的。
摩擦阻尼器的發展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隨后為適應不同類型的建筑結構,國內外學者陸續研制開發了多種摩擦阻尼器,其摩擦力大小易于控制,可方便地通過調節預緊力大小來確定。
對于彎曲型變形為主的剪力墻結構,連梁是作為地震夏的首道防線,連梁天然具有消能器的屬性,因此消能器可以布置在連梁處。連梁的變形以剪切型變形為主,因此連梁型抗震消能器也是一種剪切型抗震消能器。